“老”酒如何装进新“馆”?

 2019首届全国酒业博物馆与文化旅游座谈会在泸州召开——

对话嘉宾
薛 敏 国家文化和旅游部传统文化中心副主任
王 琦 中国酒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
王赛时 山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研究员
3月23日,2019首届全国酒业博物馆与文化旅游座谈会在泸州举行。作为第十三届中国国际酒业博览会的专场活动之一,座谈会邀请了不少专家和企业代表。
然而,这些酒类行家讨论的议题,既非酿造工艺,也非研发技术,而是如何发展文化旅游和博物馆。
酒业发展文化旅游、建博物馆,有没有必要性?发展现状如何?未来又该如何发展?记者与部分嘉宾展开对话。
□本报记者魏冯

谈必要性
能提高经济效益
还能提高用户黏性
记者:您如何理解文旅和博物馆对酒企的价值?
王琦:最直接的,是通过销售产品和门票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。比如烟台张裕葡萄酒通过博物馆、爱斐堡国际酒庄等旅游景区,旅游收入破亿元;青岛啤酒博物馆2018年的游客人数已超过110万人,这都是可参考案例。
记者:除了能为企业带来“可见”收入,还有什么“潜在”的好处?
王琦:能提高消费者黏性。现在的消费者,需要新的消费体验,不仅需要体验酒的香气、口味,还要体验酒的酿造、历史文化等。通过观看整个生产、包装过程,消费者们会有更直观的感受,对产品也更加信任。
还能形成优秀的品牌文化和企业文化。优秀企业梳理自身的发展历史,不断总结提炼出企业精神和企业文化。这些都需要通过博物馆、文化展厅等形式向社会表达。

谈现状
尚处初级阶段
一些“馆”不像“馆”
记者:酒业发展文旅和博物馆现状如何?
王琦:总的来说,酒业文化旅游尚处于初级阶段,尚未形成产业规模。绝大多数酒文化博物馆还处于被“冷落”的状态,影响力较低。
记者:现在,不少四川乃至全国各地的酒企都在探索文化旅游和博物馆建设。您觉得存在哪些短板?
王琦:首先是特色不明显。展览方式单一,内容雷同,没有挖掘自身文化内涵,也没有和当地酒俗、酒史结合起来,难以吸引游客。其次是重视不够。大部分政府管理部门在整体层面规划、战略打造方面不重视,制约了酒文化旅游的发展。同时,企业在战略发展上不重视,定位不清晰。
还有个问题是社会影响力低、区域间合作不够。比如,未与其他类型旅游产品进行联合开发,游客多局限于业内人群;地区间没形成资源、市场、基础设施、品牌和信息等方面的共享和客源互送机制。
王赛时:有几个共性的问题:一、名称混杂。目前的酒业博物馆,有叫博物馆的,有叫文化城的,有叫文化馆的。其中一些博物馆既没“物”,也不“博”,严格来说,不能称之为博物馆。
二、设计先天有问题。目前,整个酒业对博物馆体系接触少,因此在请人设计博物馆时,偏离了建立博物馆的根本原则。有的纵然请了博物馆专业人士,但由于这些人对酒业不熟悉,导致“馆”不像“馆”。

谈未来
因地制宜建馆
请专家当“智囊团”
记者:“馆”不像“馆”的问题,企业如何破解?
王赛时:建议找研究酒文化、酒博物馆、酿酒工艺的专家,找出企业最有特色的元素并放大,找准博物馆定位——酒业定位、地域定位、专题定位。比如,可建酒种、酒器、酒标、酒令博物馆。当然,企业还可根据自身资源,建酒业综合博物馆、酒业遗址博物馆、产品荣誉博物馆、老酒收藏博物馆等。
同时,尽可能发掘历史人文资源,强化文献和文物的突出地位。
记者:如何提升整个酒业的文化旅游和博物馆建设水平?
王琦:首先注重和当下社会的消费思想、时尚潮流相结合,并鼓励知名高等院校或研究机构,尽快形成成熟的理论体系。其次要借鉴国际经验,打造中国酒文化旅游的独特模式。
薛敏:任何新的旅游业态开发,要想引起社会关注,一定要有特色,让人文旅游和自然旅游相结合。因此,要通过创新整合内容包装等手段,使酒文化博物馆、工业文化旅游“活”起来,加强游客的参与性、体验性,让游客不再“走马观花”。
同时,还要善于做营销、善于用互联网传播,举办以酒文化为主题的各种形式的活动,比如像泸州老窖国窖1573封藏大典等。

相关产品

评论